吾国教育病理

Posted on
社会文化-文化 | 共 2830 字,阅读约 6 分钟,浏览了

[!abstract] 吾国教育病理

  •  吾国教育病理|200
  • 书名: 吾国教育病理
  • 作者: 郑也夫
  • 简介: 《吾国教育病理》一反时下不涉病灶、不究病理,治标不治本的教育论述,从诸多视角,说出惊世骇俗的道理,直指中国教育的病因,直陈其解决之道,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穷根问底,论据详实。既呈现了对教育病理的追问,也体现了对当下国情的关怀。
  • 出版时间 2024-11-27 00:00:00
  • ISBN:
  • 分类: 社会文化-文化
  • 出版社:
  • 推荐值: 74.9%
  • 字数: 209728

高亮划线

封面

版权信息

写给微信读书的读者朋友

  • 📌 炫耀是人类的本性,但在跨过温饱的门槛后,炫耀的方式必将发生根本的转变 ^3300122244-3-562-596
    • 📅 2024-12-04

献词

前言

  • 📌 当代中国人的特色是什么?无信仰,工心计,实用主义,唯物主义。 ^3300122244-5-4400-4430
    • 📅 2024-12-05

一编 分流

第一章 空洞素质论

  • 📌 高层一旦重视,论证工作是不必发愁的 ^3300122244-7-4743-4760

    • 📅 2024-12-06
  • 📌 逻辑上缓解竞争不外乎两条思路:其一,扩大招生;其二,减少高考中的考生数量,进一步说,较早分流,将一部分潜在的考生疏导出去。 ^3300122244-7-11476-11537

    • 📅 2024-12-06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 📌 在激烈的学历竞争中,这种二律背反几乎是无法克服的,因为学习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比试。比试要公正,就无暇考虑实际工作的需求了。 ^3300122244-8-4200-4263

    • 📅 2024-12-09
  • 📌 教育扩张实际上成了在国家政策试图缩小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情况下社会上层维护自身在教育上享有优越地位的一个安全阀 ^3300122244-8-8416-8469

    • 📅 2024-12-09

第三章 德国教育的分流制

  • 📌 具体讲,就是较早分流,将一部分学生疏导到职业教育上去,降低高考的竞争强度。 ^3300122244-9-556-593

    • 📅 2024-12-09
  • 📌 享誉极高的德国产品质量就是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创造出来的。 ^3300122244-9-1433-1460

    • 📅 2024-12-09
  • 📌 人类建立的制度没有一个是完美的,因为人们在制度建立中投入的精力和智慧,永远也追赶不上人们在寻找制度漏洞的博弈中的投入 ^3300122244-9-11352-11410

    • 📅 2024-12-10
  • 📌 但这未必是坏事,如果早分流的筛选无一遗漏,技工成员就统统都是智力中等以下,也就不会产生最优秀的技工,这个群体就难有荣誉可言。 ^3300122244-9-12036-12098

    • 📅 2024-12-10
  • 📌 如果造就出的精英是一伙歧视底层、狂妄嚣张的家伙,可以说早期分流制培养出了自己的掘墓人。尽管阶级再生产的幽灵从来没有从教育领域消失,然而一个希望保持早期分流的教育制度不会允许自己带有一丝一毫的阶级烙印。 ^3300122244-9-16435-16535

    • 📅 2024-12-10

第四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

  • 📌 毛泽东时代中,工的地位是荒诞的,其提升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支点,是过眼云烟,不可持续。 ^3300122244-10-4407-4450

    • 📅 2024-12-10
  • 📌 中国到处都有“科教兴国”​“教育兴国”的口号,这都是后发劣势的表现,真正要利用后发优势应该提倡“制度兴国”​。 ^3300122244-10-7820-7874

    • 📅 2024-12-10
  • 📌 金字塔结构的结果是,全体学生竭尽全力拥挤在通往大学的独木桥上,这是后浪追前浪,是多米诺骨牌,最终没有一个人的学习不是异化的。 ^3300122244-10-13681-13743

    • 📅 2024-12-10

第五章 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

  • 📌 但是吊诡的是,独子政策举起右手灭绝了家庭中儿子们分流的同时,举起左手铲除了社会上男女教育的天地之别,它在促进女性教育平等上有特殊的功劳。 ^3300122244-11-10820-10888

    • 📅 2024-12-11
  • 📌 综上所述,瓦解“家庭分流”的原因简单之极:一户一孩儿,家庭成员教育上的分流从何谈起?即独子政策改变了人口生态,灭绝了传统的家庭分流。 ^3300122244-11-13928-13994

    • 📅 2024-12-11
  • 📌 但因独生子女导致家庭生态的异常,进而导致父母心态的异常,异常的心态与过多的情感作用于唯一的对象,溺爱必然发生,最终造就的是一个个高消费的个体。 ^3300122244-11-15590-15661

    • 📅 2024-12-12

第六章 官员的学历

  • 📌 科举不复存在,乡绅群体便终止了自身的再生产,不可持续了。科举不再实行,老乡绅的威信也会打些折扣。 ^3300122244-12-12374-12422

    • 📅 2024-12-13
  • 📌 一言以蔽之,废科举后乡村领袖的真空被土豪劣绅占据 ^3300122244-12-12675-12699

    • 📅 2024-12-13
  • 📌 。这一后果蚕食着民国的统治基础,催化了江山易主。因为中国乡村从来是自治的,废除科举导致乡村秩序的败坏,它为反叛力量的动员做好了铺垫。 ^3300122244-12-12699-12765

    • 📅 2024-12-13
  • 📌 在全社会皆是没落腐朽,只有革命队伍是新人的判断下,只好由军功阶层全面占领政府机构,旧时代留下的全部文化人都要洗脑 ^3300122244-12-13185-13241

    • 📅 2024-12-13

第七章 复习与复读

  • 📌 领悟之深浅虽与天分密切关联,但离开了反复的练习一切都无从谈起。 ^3300122244-13-4289-4320

    • 📅 2024-12-13
  • 📌 当代中国教育长于个体反复练习的教学方式,几乎茫然于无定式的、即兴发挥型能力的开发。 ^3300122244-13-4428-4469

    • 📅 2024-12-13

二编 放权

第八章 学校教育模式批判

  • 📌 我们社会中虚假的东西太多,学习也不可能不被虚假捆绑。只有当大家开始真实的学习后,个人方有性情才干,社会才坚实可靠。 ^3300122244-15-11887-11944
    • 📅 2024-12-19

第九章 知情志

  • 📌 其一,社会生活中的多数问题恐怕要靠情感来解决。情感类似于“快棋能力”​,理智相当于“慢棋能力”​。就是说,多数问题要靠快棋能力来解决,因为它们是立即要应对的事情,且它们不是难度大的问题。 ^3300122244-16-6250-6341

    • 📅 2024-12-20
  • 📌 也就是说,面对包含混沌和未知的问题,情绪和偏颇的人有解,冷静和理性的人无解。 ^3300122244-16-8140-8178

    • 📅 2024-12-20
  • 📌 他宁可失败不愿平庸。 ^3300122244-16-14327-14337

    • 📅 2024-12-20

第十章 兴趣

  • 📌 儿童要广泛地认识外界,所以他们身上必须有基因带来的强烈的好奇心。如同老鼠尚追求陌生的刺激,成年人也有好奇心,它推动我们拓宽生存的空间。 ^3300122244-17-2025-2092

    • 📅 2024-12-20
  • 📌 温饱解决了,工作无乐趣,生活空虚。这是当代社会中新的异化特征。要靠兴趣,而非毒品来抗衡。因此乐趣在当代社会成为异常重要的课题,它关乎每个人的健康。 ^3300122244-17-7440-7513

    • 📅 2024-12-20
  • 📌 资本主义只调动起一小部分人的积极性——企业家和发明家。一个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或许是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让更多的人从工作中找到兴趣,或从工作之外找到兴趣,应该是当代社会的目标或理想。 ^3300122244-17-7825-7927

    • 📅 2024-12-20
  • 📌 应对空虚无聊是要有准备的,好的准备是文明的组成部分,为之做出准备的主要手段是教育。就是说,教育的一大使命是帮助孩子们找到兴趣,那是令他们终生受益的东西。 ^3300122244-17-8931-9007

    • 📅 2024-12-26
  • 📌 奖励甚至是更强的控制,因为它在攻心。更细致地看,有时奖励就是惩罚。 ^3300122244-17-10195-10228

    • 📅 2024-12-26
  • 📌 何以如此?源于西方社会中的竞争已经从物质资源、生产资料,延伸到高等学历,后者已经成为竞争的不多的几个焦点之一 ^3300122244-17-12058-12112

    • 📅 2024-12-26
  • 📌 权势阶层为掩盖财富继承保障着下一代地位的肮脏声誉,着意使用布尔迪厄的所谓“炼金术”​,即学历可以把他们装扮成是靠自己的才能而非父辈的财富 ^3300122244-17-12219-12286

    • 📅 2024-12-26

第十一章 创造力

第十二章 科目

  • 📌 政治为什么要强暴文学性,最终将之扫荡干净?我以为那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运动。发起者从内心深处惧怕文学性。文学指涉人生,其特征是复杂、歧义、暧昧、困惑、嘲弄、嬉笑怒骂。文学是对非黑即白的意识形态的无声的瓦解。洗脑者希望的是简单,是每个人对教条的笃信和重复。 ^3300122244-19-2322-2447

    • 📅 2024-12-27
  • 📌 而关于生活的教育正可以帮助人们解决无聊,驯化物欲,抵抗奢侈。 ^3300122244-19-22991-23021

    • 📅 2024-12-30

第十三章 选材

第十四章 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

附录一 上海PISA夺魁后的思考

附录二 精英史观与平等追求

  • 📌 笔者笃信英雄史观,从来没有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话语忽悠。 ^3300122244-23-678-708
    • 📅 2024-12-31

参考书目

读书笔记

第十章 兴趣

划线评论

  • 📌 资本主义晚期的异化:空虚无聊 ^19824029-7WA3j8ThV
    • 💭 无聊和孤独的差别
    • 📅 2024-12-20

划线评论

  • 📌 席卷全社会的空虚无聊,大面积的抑郁症,是当代的事情,是资本主义导致的工作的无趣和温饱的解决之合成。这正是马克思始料不及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催生出的新的异化。 ^19824029-7WA46a90Y
    • 💭 不但物质异化,同时精神也异化
    • 📅 2024-12-20

第十二章 科目

划线评论

  • 📌 人类自从出现以来,第一次遇到了她真正的、永恒的问题——当从紧迫的经济束缚中解放出来以后,应该怎样来利用它的自由?科学和复利的力量将为他赢得闲暇,而他又该如果来消磨这段光阴,生活得更明智而惬意呢?​(凯恩斯,1932, 357~359) ^19824029-7WPmdeJVH
    • 💭 人到中年,逐渐产生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爱好
    • 📅 2024-12-30

本书评论

📝 评论
评论区加载中,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