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宗教

黑格尔哲学讲演集

基督教的兴起,乃是古希腊伦理社会生活的解体和堕落的的结果 需要 - 劳动 -享受 占有物质资料 - 劳动活动本身 - 占有产品 劳动 - 工具 - 机器 自然出于理念又回复到理念(辩证逻辑的复归) 主观精神:个人的意识 客观精神:社会意识(民族意识)⭐ 绝对精神:艺术哲学宗教 形而上学辩证初级阶段,辩证法思辨高级阶段 一切事物都是推论:个别性,特殊性,普遍性 意识(原始的) 自我意识(个人的) 理性(寻求意识的落地和复归) 精神(客观精神) 绝对精神
查看更多 >>

宋明理学

追求外在的解释 道学:周敦颐,张载,二程 理:朱熹,心:陆九渊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知行出自《论语》,心性见于《孟子》,人心道出于《尚书》,天理人欲出于《礼记》,已发未发出自《中庸》 不往而到,不言而神,不耀而光 平民知识分子和地主知识分子还有贵族知识分子对这个社会看法的区别,从贵族转向平民 清代就变成了地主知识分子的自救 周敦颐 「如在春风中坐了半年」 不是一般审美的道德境界,而是超道德的精神境界 文以载道,道充为贵,身安为福 太极图说 寻孔颜乐处 主静
查看更多 >>

哲学导论

#哲学 认识你自己 文明的产生是一个非自觉的过程 智慧就是精神之达到自觉 哲学是「思想思想」,即思想的思想 本能活动和劳动都构成了对现象的否定;本能活动是直接消灭掉对象以满足自然的欲望;劳动对于对象的否定,是欲望的节制或限制,是推迟欲望的满足,因为劳动不消耗物品,而是陶冶塑造事物。 劳动 使异己之物成为自我之物 神 = 天道(天道不在彼岸,在人民心中,用诚可以穷天道) 中国哲学不表现为「知识论」出发的形而上的反省,而是表现以「生命」为中心的形而上的反省 [I] 客观思维世界决定感性 精神实体的实在性是思维,物质实体的实在性是广延 道、道统、明器 文明之危机源自器之离道,离道之器戕害文化生命 国民性格与社会制度(最高结论:互为因果?但是仍然只是在谈论器,非道)
查看更多 >>

我读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生产力:是人对自然的关系,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 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关系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经济基础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 历史唯物主义: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在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6]它的基本论点断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可以解释的。这过程不是偶然或任意决定的。要用一定时代的社会基本结构来解释,只要社会还分成阶级的时候,要用阶级斗争来解释。 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比如说两极分化。中国有11亿人口,如果1/10富裕,就是1亿多人富裕,相应地有9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啊!
查看更多 >>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 提出一个概念,确立一个标准,大家都知道该往哪里走。这就是思想家工作的价值。 马克思韦伯 袪魅「去除人类对自然界的神秘性」 诸神之争「各自的价值观」 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找到做事的手段」「不关心目的,目的是必须达成的」 价值理性「不关心手段,优先关心目的是否必须值得被达成」 现代的铁笼「官僚主义保护了我们」 死亡和贪欲是终极关怀的两大问题 尼采 人生虚无「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用锤子从事哲学,砸碎这时间的意义和目的」 理论虚假「跑道的尽头会有一个奖杯」 生命强健「西西弗斯的石头」 奴隶道德「放弃自己的生命热情,用虚假的思想来约束自己安慰自己,把人生的希望寄托于虚妄的观念之后」 主人道德「放弃一切幻觉,直面虚无和荒谬,像西西弗斯一样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
查看更多 >>

晚明思想史论

古代社会五变 - 殷周之际制度风俗之变 - 秦汉之际国家形态之变 - 汉唐之际社会阶层之变 - 宋明之际中枢权利与军制之变 - 明清之际家国于士气之变 王艮(心斋):以天地万物依于身,不以身依于天地万物 「良知之前,更无未发。良知之后,更无已发」 聂豹:无欲故静(归寂) 知善知恶,便是良知;依次行之,既是致知???予尝从此用力,竟无所入,久而后悔之 致良知的致(收摄凝聚),必须从静中培养多年,到枯槁寂寞,一切放下之后,然后良知的真面目炯然呈露 王左:黄金做顽铁用 善学者竭力为上,解悟其次,听言为下
查看更多 >>

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

一个人必须知道何为美善的生活,然后才能有美善的言行 阳光创造万物? 伊壁鸠鲁:快乐是人生的目的,人活着就是为了享乐。他主张的不是纵欲的肤浅之流,而是能够持续一生的快乐。快乐并不在于积极的满足某些欲望,而在于消除痛苦,使灵魂平静安详 斯宾诺莎:通过理性(知识)走向真正自由(一元论,神也是实体) 洛克:为经验主义奠基 贝克莱:取消物体存在 休谟:不但否定了实体,连人的自我(来自印象)也一起质疑,不可知论 先验判断无法扩张我们的知识,是普遍和必然的 康德:我能够知道什么《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是依据一原则或一格准而做的意志活动,人的自由,灵魂不死,上帝存在 费西特:界定自我价值(唯心) 谢林:关注自然世界 黑格尔:存在即合理
查看更多 >>

尼采和形而上学

经验主义不能蔑视理论主义 科学是工具,是手段,人的目的依然需要存在 蜕化的本能带着隐秘的复仇欲转而反对生命 内在的紧张和外在的匆忙,疲惫的喝酒 神话
查看更多 >>

西西弗的神话

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与他采取行动脱离生活的行为之间没有联系 荒谬就是在人类需求和世界不合理科学的碰撞中诞生的 荒谬 -> 摆烂躺平 荒谬就是理智的理性认识到
查看更多 >>

从康德到马克思

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 人 神学的本质是人类学 市民社会 实践 自在之物(物自体) 历史意识( 辩证法) 自由 只有当一个人的行为涉及生命情感信仰责任善恶良知等问题,才能触及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时间是自由得以展示的地平线,而缩短工作日则是人类获得普遍自由的根本条件 经验主义:把经验当做唯一知识的基础 经验主义者:我们获得的知识是关于物自体的知识 康德:我们获得的知识是物自体向我们显现出来的知识 物自体: - 感性刺激的来源 - 认识的界限 - 道德的实践的范导性假设 因果性概念是否能先天被理性所思维,是否具有独立于一切经验的内在真理(理性的) 黑格尔:真正的自由是不去服从抽象的道德法则,而是自觉地去认识和领悟世界历史的因果性,并努力是自己的行为遵循这种因果性 马克思: 意志是由物质生产关系决定的
查看更多 >>

庄子说什么

穷 傲 博 情 「野马(蒸腾的雾气)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齐物论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所待而逍遥 光而不耀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葆光 和光同尘 韬光养晦 用其光,复归其明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天地 技近乎道 「心斋」使心灵集中
查看更多 >>

知道点世界哲学

人是万物的尺度 柏拉图 一切的学习都是回忆的过程 理念世界 低级理念:具体的事物 高级理念:几何学 更高级的理念:艺术,道德 最高级的理念:善 亚里士多德 第一哲学:形而上学 研究超验对象的哲学 第一实体:马,白马的白是存在于马之上的,不能独立存在? 笛卡尔 将数学的精确方法融入对哲学的研究和探讨之中,解决了哲学因不确定性而造成的种种争执 二元论 纯粹思想主体 休谟 《人性论》 怀疑论者 -> 太阳明天还会从东方升起吗?
查看更多 >>

厕所里的哲学

掌握真理,学习知识,运用智慧 神鬼故事缓解了未知带来的窘迫

西方思想史

#哲学 浪漫主义革命 如果我不是从一开始就心里装着这个世界,即使睁着眼睛,也是看不见的(歌德)理性是先验的 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是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成为普遍的立法原则(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康德的观点看主观主义就是人的精神参与对现实的塑造,人的精神不是消极的旁观者。 「我不想数郁金香上的花纹」 资产阶级:精明而勤奋 [[黑格尔]]:历史是披着事件外衣的精神(民族论) 历史进程是对象,是形而上学的「人」? 绝对精神是历史进程的意识(精神)? 历史进程的主体理念(意识)?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