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逻辑

Posted on
社会 经济 marxists | 共 740 字,阅读约 2 分钟,浏览了
  1. 政治是经济集中的表现;
  2. 政治是各阶级之同的斗争;
  3.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4. 国家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
  5. 政治权力是阶级的权力;
  6. 国家属性决定政治形式;
  7. 政治民主是阶级统治;
  8. 政治觉派划分基于阶级划分;
  9. 政治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10. 民族问题是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形态;
  12. 社会发展促进政治发展;
  13.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4. 时代特征決定国际政治总格局:
  15. 人类社会必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上层建筑真的有这么坚决甚至达到必然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吗

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对社会政治关系的作用

越是接触社会,就越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之处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

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集团的权威性统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那么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而形成的阶级关系就必然会集中反映到政治中来。人们在生产关系中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必然要表现为政治上统治和被统治,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

关于国家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阶级的产生必然伴随者国家的出现。国家不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它是随阶级的出现而出现的。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国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内容。

人们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

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需要匹配

社会也是自然世界的一种形式

📝 评论
评论区加载中,请稍等